1.linux卡片机:u-boot编译烧录
2.嵌入 luci-app 服务的源码 openwrt(lede) 编译过程
3.stm32从keil安装到程序烧录
4.OpenCV安装教程(编译源码,一次成功)提供安装好OpenCV的编译系统镜像
linux卡片机:u-boot编译烧录
前言
介绍使用国产芯片F1CS进行Linux卡片机开发,F1CS是烧录全志科技推出的移动应用处理器,具备多种接口和功能,源码支持Linux等操作系统。编译选择这款芯片的烧录买点选股百分百指标源码原因是其丰富的生态和可玩性,以及丰富的源码原理图和教程文档,方便遇到问题时参考。编译以下将详细说明从芯片选择到Linux卡片机开发全过程,烧录包括u-boot的源码编译和烧录。
uboot编译烧录资源分享
分享与F1CS开发相关的编译优质资源,如开发者社区、烧录教程文档等,源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编译参考。
准备工作
介绍Linux开发环境的烧录准备,如使用wsl、虚拟机(推荐VM Workstation)等,以及下载uboot源码。
uboot下载编译烧录环境准备
详细说明uboot源码下载、环境配置(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安装)等步骤,确保开发环境的搭建。
uboot配置与编译
解释uboot配置文件、编译参数的面包树源码设定,以及编译命令的使用,确保uboot的正确编译。
镜像烧录
介绍SD卡的准备、格式化、镜像烧录过程,确保uboot成功加载到硬件中。
成功点亮
分享从遇到问题到解决的过程,包括串口连接、波特率设置、日志打印等细节,以及成功启动Linux卡片机的喜悦。
结语
总结整个开发流程中关键点和经验教训,以及后续项目发展的方向,鼓励持续学习和尝试。
嵌入 luci-app 服务的 openwrt(lede) 编译过程
Lean优化后的LEDE版本的OpenWRT在原版基础上整合了实用功能。LUCI-APP中包含多种应用,提供手动配置与IP路由划分,或自动负载均衡与节点选择管理多个网络进程。本文旨在分享OpenWRT编译经验,不应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
为了编译过程顺利进行,需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 需在root账号下新建一个编译账号,thinkphp组件中心源码并确保给予适当权限,避免未知错误。
2. 在WSL中配置IP与端口,以提升海外源的下载速度,避免网络延迟问题。
3. 从GitHub下载LEDE和LUCI-APP源代码,获取项目架构。
4. 根据LUCI-APP文档,将LUCI-APP源代码放置于LEDE的package路径,以便Makefile文件正确识别。
在完成基本配置后,进入编译阶段:
1. 安装所需的编译工具包。
2. 在LUCI-APP界面中勾选所需的包名,保存配置。
3. 通过设置下载相关DL包,建议WSL环境下使用单线程下载,避免并发问题。
4. 处理下载失败,检查错误日志,确认包名,从镜像源下载,并验证sha哈希值一致性,无刷电机程序源码确保文件完整。
5. 下载完毕后,启动编译过程,同样推荐单线程编译,避免潜在错误。
6. 编译完成后,检查bin目录下是否生成了.img文件,确认编译成功。
烧录过程如下:
1. 制作WinPE系统(如老毛桃),将所需文件放入同一文件夹。
2. 运行PE系统,打开CMD控制台,执行烧录命令。
3. 登录默认IP地址..1.1,输入默认密码“password”,系统左侧导航栏出现LUCI-APP对应文件名,表明编译成功。
总结,此过程实现了LUCI-APP服务集成的OpenWRT编译与烧录,为后续使用奠定基础。
stm从keil安装到程序烧录
准备必要的开发工具以进行STM微控制器程序的开发与烧录,对于初学者了解其完整过程尤为关键。谷歌的源码笔记下文将详细解析各个步骤,确保读者能够顺利进行设备安装与编程流程。请注意,以下指南是通用性步骤,具体实现或功能可能随所用硬件与软件版本有所变动,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一、工具准备:
1. **STM开发板**:以STMLC8T6为示例,确保板载资源满足所需功能。
2. **Keil uVision IDE**:版本适配性因人而异,选择版本时关注其与所选STM硬件的兼容性。
3. **官方STM芯片库**:下载适用于STML芯片的库文件,确保项目开发所需的源码与头文件可用。
4. **ST-LINK V2烧录器**:通过官方网站下载驱动并安装,便于后续的程序烧录操作。
5. **串口调试助手**:用于实时监视程序运行状态,提升调试效率。
二、软件安装与配置:
1. **安装环境**:将所有开发软件安装至英文路径下,使用与现有程序存放路径相同的英文命名,简化项目管理与维护。
2. **Keil uVision安装**:按照标准步骤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路径英文,并在完成后通过注册机完成破解,以访问更多高级功能。
3. **注册并配置**:安装完成后,使用注册机注册Keil软件,完成关键的初始化步骤。
4. **芯片资源**:安装适用于特定STM型号的芯片包,并按照指示安装至默认路径。
三、开发流程指引:
1. **文件架构设计**:为项目创建独立的存放目录,构建有序的文件架构。使用英文路径命名文件夹与文件,便于后续的管理与搜索。
2. **固件库应用**:从官方网站获取固件库文件,将对应模块如中断、外设驱动等代码组织到相应的文件夹内。
3. **新建与配置工程**:在Keil中打开IDE,创建新工程,合理安排项目与源代码的关联。
四、代码编写与编译调试:
1. **程序开发**:在Keil环境下编写代码,利用IDE强大的IDE功能提高开发效率。
2. **编译与仿真**:编译过程确保程序无误,使用仿真器预览运行效果,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3. **烧录与测试**:通过ST-LINK将程序烧录至STM开发板,进行实际环境下的测试与验证,对结果进行评估并持续优化。
五、进阶应用与扩展:
- **烧录.hex文件**:掌握使用ST-LINK烧录.hex文件的方法,利用ST-Link Utility程序进行文件烧录与读取Flash数据的操作。
- **日志与调试**:运用串口调试助手捕获实时日志信息,进一步细化调试步骤,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完成上述步骤后,STM开发者的入门旅程初步告一段落,这标志着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跨越。持续地实践与学习,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将不断推进开发者的技术水平。
OpenCV安装教程(编译源码,一次成功)提供安装好OpenCV的系统镜像
本文提供了一套简洁明了的OpenCV安装教程,旨在帮助开发者实现一次成功安装。首先,选择官方Raspbian-buster-full系统作为操作平台,并建议更换源至清华源,以确保下载过程顺利,避免遇到如GTK2.0下载失败等问题。对于远程操作需求,外接屏幕或使用VNC远程连接是可行方案,同时通过tee命令记录编译过程,以便在远程连接中断时仍能查看详细信息。
安装系统镜像,完成OpenCV安装后,生成的镜像文件大小仅4.G,压缩后为2.G,直接烧录至TF卡即可使用。该系统已预装VNC等必备软件,配置了静态IP,提供详尽的使用指南,包括树莓派和Windows系统间的文件复制和传输方法。系统兼容树莓派4和3型号,对于有补充需求之处,将在文章末尾进行说明。
正式安装OpenCV,首先确保安装所需的依赖工具和图像、视频库。按照步骤逐一进行,包括安装构建必需工具、图像工具包、视频工具包、GTK2.0以及优化函数包。在编译OpenCV源码前,下载并解压OpenCV3.4.3及opencv_contrib3.4.3(选择版本时需确保二者版本号一致)。
采用直接下载或wget下载两种方法获取源码,解压后进入源码目录。创建release文件夹,用于存放cmake编译时产生的临时文件。设置cmake编译参数,安装目录默认为/usr/local,确保参数正确配置,尤其是对于root用户下的cmake命令,需修改OPENCV_EXTRA_MODULES_PATH的值为绝对路径。
编译过程中,确认进度到达%,以验证安装成功。进行其他配置,包括设置库路径,以便于使用OpenCV库,也可选择不进行设置。配置opencv.conf和bash.bashrc文件,进行必要的参数添加,重启树莓派或重新登录用户后,测试OpenCV使用是否正常。
演示Python程序使用OpenCV画一条直线,确保Python编译器已安装,执行相关代码。系统镜像中额外提供远程连接和文件传输功能的说明,包括使用VNC或Putty等工具远程控制树莓派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树莓派与Windows系统间进行复制粘贴,通过autocutsel软件简化操作流程。
2024-11-27 08:43
2024-11-27 07:39
2024-11-27 06:28
2024-11-27 06:26
2024-11-27 06:07
2024-11-27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