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sensor – 监控Linux硬件温度 [主板和CPU]
2.4.AMCL包源码分析 | 传感器模型与sensor文件夹
3.Cartographer源码详解|(2)Cartographer_ros
Psensor – 监控Linux硬件温度 [主板和CPU]
Psensor是源码一款基于GTK+的Linux硬件监控工具,能够实时显示和绘制温度数据图表。源码为了使用Psensor,源码需要先确保系统中安装了两个依赖包:lm-sensor和hddtemp。源码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源码这两个包从默认存储库提供,源码最新自助建站程序源码但若在基于RHEL的源码系统上,需先安装并启用epel-release存储库。源码对于Fedora Linux用户,源码将yum替换为dnf。源码在基于Debian的源码系统上,使用apt命令安装。源码对于Arch和OpenSuse,源码安装过程如图所示。源码完成依赖安装后,源码可通过命令在类Debian系统、Arch和OpenSuse上安装Psensor。python源码解析 csdn不幸的是,基于RedHat的系统上,Psensor不在默认存储库中提供,因此需要从源代码编译安装。安装过程包括下载最新稳定的Psensor源码压缩包,然后使用命令编译。如果计划查看远程服务器的温度和风扇速度,需额外安装Psensor Server。
对于那些希望从命令行监控Linux硬件温度的用户,可以使用sensors-detect通过传感器诊断硬件并运行sensors命令,键入默认选项'Yes'直到熟悉流程。Psensor的GUI版本允许用户从桌面应用程序菜单运行软件,选中所有传感器以绘制图表,并注意到颜色编码。Psensor的自定义功能丰富,用户可在界面、锁屏源码下载温度单位、传感器表位置、启动时行为、窗口大小、前景/背景颜色、监控持续时间、更新间隔、传感器设置以及所有传感器的启用/禁用配置等选项进行调整。
Psensor是硬件温度监控的强大工具,它有助于避免由于过热导致的硬件损坏和系统崩溃,从而保护宝贵的数据和避免高昂的重建成本。随身携带Psensor或类似工具,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始终是一个明智之举。
4.AMCL包源码分析 | 传感器模型与sensor文件夹
AMCL包在机器人定位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粒子滤波器实现对机器人位姿的nigix源码编译博客估计。本文将深入探讨AMCL包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模型与观测模型,以及它们对输出位姿的影响机制。运动模型与观测模型共同协作,确保粒子滤波器能够准确地跟随机器人运动,并通过观测更新粒子的权重,最终输出机器人在环境中的估计位姿。
在AMCL包中,传感器模型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类的定义:AMCLSensor和AMCLSensorData。AMCLSensor类提供了一组接口,用于根据运动模型更新粒子滤波器,同时定义运动模型中的位姿。与此并行的是AMCLSensorData类,它负责组织AMCLSensor类的实例,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粒子滤波。
运动模型是AMCL包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主要关注于根据机器人当前的插翅难逃 源码运动类型(如差分驱动或全向驱动)来选择相应的运动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更新粒子样本的位姿来反映机器人的运动情况。运动模型通常涉及定义不同输入参数,并通过模拟机器人的物理运动来更新粒子滤波器的状态。
观测模型则负责对粒子滤波器进行观测更新,即根据传感器输入(如激光雷达或里程计数据)计算每个粒子样本的权重。观测模型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所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例如激光雷达传感器可能采用波束模型、似然域模型或极大似然域模型等。在实现中,观测模型通过定义测量值、最大测量距离和激光射线数目等参数来描述传感器特性,并基于这些参数计算粒子样本的权重。
运动模型与观测模型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运动模型通过更新粒子样本的位姿来反映机器人的运动,而观测模型则基于这些更新后的位姿计算权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粒子滤波器的迭代更新,最终输出机器人在环境中的估计位姿。
在AMCL包中,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的实现涉及多个层次的细节,包括对运动模型的参数化、对观测模型的选择和配置、以及粒子滤波器的更新算法。这些组件共同协作,确保AMCL包能够提供准确、实时的机器人定位和定位修正能力。
综上所述,AMCL包通过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的协同作用,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定位能力。这些模型在实现中紧密集成,确保了粒子滤波器的高效运行和准确性。AMCL包的传感器部分不仅提供了对运动和观测的详细建模,还为后续的机器人定位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Cartographer源码详解|(2)Cartographer_ros
上一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传感器数据的流向,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讨传感器格式的转换与类型变换。这部分内容在sensor_bridge.cc文件中。在处理传感器的坐标变换时,我们需要运用三维空间刚体运动的知识,先进行简要回顾,以助于理解代码。
三维空间刚体运动涉及向量内积与外积。向量内积的计算公式如下,表示两个向量的点乘。向量外积则是一个向量,其方向垂直于两个向量,大小为两向量张成四边形的有向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旋转和平移是欧氏变换的两个关键部分。旋转涉及单位正交基的变换,形成旋转矩阵(Rotation matrix),该矩阵的各分量由两组基之间的内积组成,反映了旋转前后同一向量坐标的变化关系。平移则通过向旋转后的坐标中加入平移向量t实现。通过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我们可以完整描述欧氏空间中的坐标变换关系。
为了简化变换过程,引入齐次坐标和变换矩阵。在三维向量末尾添加1形成四维向量,进行线性变换。变换矩阵T能够将两次变换叠加简化为一个操作,便于后续计算。
Cartographer的坐标转换程序位于transform文件夹下的rigid_transform中,用于求解变换矩阵的逆。
在sensor_bridge类中,构造函数将传入配置参数,对里程计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将ros时间转换为ICU时间,然后利用tf_bridge_.LookupToTracking函数找到tracking坐标系与里程计child_frame_id之间的坐标变换。在ToOdometryData函数中,将里程计的footprint的pose转换为tracking_frame的pose,并最终将结果转换为carto::sensor::OdometryData的数据类型。
HandleOdometryMessage函数将传感器数据类型与坐标系转换完成后,调用trajectory_builder_->AddSensorData进行数据处理。对于雷达数据,首先转换为点云格式,然后对点云进行坐标变换,并调用trajectory_builder_->AddSensorData进行数据处理。
IMU数据处理中,要求平移分量小于1e-5,然后调用trajectory_builder_->AddSensorData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雷达数据处理部分,首先将点云数据分段,然后传给HandleRangefinder处理,将点云坐标变换到tracking_frame坐标系下,调用trajectory_builder_->AddSensorData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总结本章内容,我们详细解析了SensorBridge类,对传感器数据进行了转换和传输。通过Node类、MapBuilderBridge类和SensorBridge类,我们对Cartographer_ros部分的代码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car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