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BSD3.6编译内核的码分方法
OpenBSD3.6编译内核的方法
首先要下载安装所需的包
在官方发布的OpenBSD光盘上可以获取源代码,当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src.tar.gz、码分sys.tar.gz、码分ports.tar.gz文档
cp /home/jjp/src.tar.gz /usr/src/
tar zxvf src.tar.gz
cp /home/jjp/sys.tar.gz /usr/src/
tar zxvf sys.tar.gz
cp /home/jjp/ports.tar.gz /usr/
tar xzvf ports.tar.gz
可以cvsup到最新的码分文件,首先要安装cvsup。码分正47的源码
pkg_add cvsup-.1g-no_x.tgz
装完以后需要自己手工生成配置文件,码分javaweb商城系统源码不象FreeBSD那样可以拷贝一个example。码分
cd /usr
mkdir cvsup
cd cvsup
编辑cvsup-supfile
mg cvsup-supfile
#注意需要用mg,码分不是码分vi什么的
[code:1:e1bfbc9]
#Defaults that apply to all the collections
*default release=cvs
*default delete use-rel-suffix
*default umask=
*default host=cvsup.uk.openbsd.org
*default base=/usr
*default prefix=/usr/cvsup
#If your network link is T1 or faster, comment out the following line.
*default compress
OpenBSD-all
#OpenBSD-src
#OpenBSD-www
#OpenBSD-ports
#OpenBSD-x
#OpenBSD-xf4
[/code:1:e1bfbc9]
然后执行cvsup
cvsup -g -L 2 cvsup-supfile
OpenBSD的内核配置文件因为支持多平台,所以相应平台的码分配置
文件就存放在/usr/src/sys/arch/$ARCH/conf/里,这里的码分$ARCH就是你所用的平台名称。以i为例介绍对内核有优化作用的码分选项。
cd /usr/src/sys/arch/i/conf
cp GENERIC mine
vi mine
处理器及I/O部分有:
option I_CPU
这个很简单,码分前端框架源码下载与FreeBSD一样
#option GPL_MATH_EMULATE
别把它打开除非你的码分机器老得连FPU都没有
option DUMMY_NOPS
把开机延迟关掉
option UVM
高级虚拟内存系统,在系统进行交换时提高速度所用
#option MFS
这个也与FreeBSD含义一样,码分用于建立内存盘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
网络部分有:
option NMBCLUSTERS=""
与FreeBSD含义一样,提升高流量时的诱导支付源码软件网络操作速度并提高内核稳定性。如流量低可用或
另外,把不需要的网卡设备都注释掉,这样可以减小内核容量提升启动速度。
磁盘设备部分有:
option BUFCACHEPERCENT=
保留%的日程管理app源码系统内存作为文件系统的缓存,顾名思义,根据实际系统内存数来取值,推荐取低一些的值
另外,与网络部分一样,把不需要的磁盘设备(scsi、ide)都注释掉。
配完了内核,依次打:
cd /usr/src/sys/arch/i/conf ;
config mine
cd ../compile/mine ;
make depend make
cp /bsd /bsd-old ; cp bsd /bsd
重启后就可以直接用刚才编译好的新内核了,如果它有任何问题,可以重启后在boot的提示符上输入刚才换名的旧内核,命令格式为:
boot boot device:/kernelold
把device换成你存放旧内核的盘设备即可。顺便提一下,你可以在上述命令后加上一个-c选项进入User Kernel Config界面,它提供与FreeBSD下一样的配置功能。
2025-01-19 21:43
2025-01-19 21:23
2025-01-19 20:58
2025-01-19 20:23
2025-01-19 20:18
2025-01-19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