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leteԴ?源码?
2.源码解析kafka删除topic
3.Vue2剥丝抽茧-响应式系统之set和delete
4.Hadoop学习之fileSystem.delete方法
5.BoltDB源码解析(七)Put和Delete操作
deleteԴ??
源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int a[5];
int *p=a; //定义一个整型指针变量p,使它指向一个5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int i;
printf("Please input:");
for(i=0;i<5;i++)
scanf("%d",p+i); //使用指针移动的方式,输入5个整型数组元素.
int *q=(int*)malloc(sizeof(int)*5); //malloc函数动态分配5个整型数的地址空间。
printf("Please input:");
for(i=0;i<5;i++)
scanf("%d",源码q+i); //使用数组下标的方式输入5个整型元素。
for(i=0;i<5;i++)
if(p[i]>q[i]){
int t=p[i];
p[i]=q[i];
q[i]=t;
}
for(i=0;i<5;i++) //使用指针p和q分别访问两组数据
printf("%d",源码p[i]);
putchar('\n');
for(i=0;i<5;i++)
printf("%d",q[i]);
putchar('\n');
printf("p=%x\n",p); //分别输出交换后的两组数。
printf("a=%x\n",源码a);
printf("q=%x\n",q);
free(q);
q=NULL;//按十六进制方式输出p、a和q的源码地址。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扩展资料:
指针的源码cps返利源码初始化、动态分配内存的源码方法
指针的初始化
对指针进行初始化或赋值只能使用以下四种类型的值 :
1. 0 值常量表达式,例如,源码在编译时可获得 0 值的整型 const对象或字面值常量 0。
2. 类型匹配的源码对象的地址。
3. 另一对象末的源码下一地址。
4. 同类型的源码另一个有效指针。
把 int 型变量赋给指针是源码非法的,尽管此 int 型变量的值可能为 0。但允
许把数值 0 或在编译时可获得 0 值的源码 const 量赋给指针:
int ival;
int zero = 0;
const int c_ival = 0;
int *pi = ival; // error: pi initialized from int value of ival
pi = zero;// error: pi assigned int value of zero
pi = c_ival;// ok: c_ival is a const with compile-time value of 0
pi = 0;// ok: directly initialize to literal constant 0
除了使用数值 0 或在编译时值为 0 的 const 量外,还可以使用 C++ 语言从 C 语言中继承下来的预处理器变量 NULL,该变量在 cstdlib头文件中定义,源码其值为 0。
如果在代码中使用了这个预处理器变量,源码则编译时会自动被数值 0 替换。因此,把指针初始化为 NULL 等效于初始化为 0 值 [3] :
// cstdlib #defines NULL to 0
int *pi = NULL; // ok: equivalent to int *pi = 0;
动态分配内存的方法
new可用来生成动态无名变量
(1)new可用来生成动态无名变量
如 int *p=new int;
int *p=new int []; //动态数组的大小可以是变量或常量;而一般直接声明数组时,数组大小必须是常量
又如:
int *p1;
double *p2;
p1=new int⑿;
p2=new double [];
l 分别表示动态分配了用于存放整型数据的内存空间,将初值写入该内存空间,并将首地址值返回指针p1;
l 动态分配了具有个双精度实型数组元素的数组,同时将各存储区的首地址指针返回给指针变量p2;
对于生成二维及更高维的数组,应使用多维指针。
以二维指针为例
int **p=new int* [row]; //row是二维数组的行,p是指向一个指针数组的指针
for(int i=0; i<row; i++)
p[i]=new int [col]; //col是二维数组的列,p是指向一个int数组的指针
删除这个二维数组
for(int i = 0; i < row;i++)
delete []p[i]; //先删除二维数组的列
delete []p;
⑵使用完动态无名变量后应该及时释放,要用到 delete 运算符
delete p; //释放单个变量
delete [ ] p;//释放数组变量(不论数组是几维)
相比于一般的变量声明,使用new和delete 运算符可方便的使用变量。
百度百科-指针
百度百科-动态分配内存
源码解析kafka删除topic
本文以kafka0.8.2.2为例,解析如何删除一个topic以及其背后的关键技术和源码实现过程。
删除一个topic涉及两个关键点:配置删除参数以及执行删除操作。
首先,配置参数`delete.topic.enable`为`True`,这是Broker级别的配置,用于指示kafka是否允许执行topic删除操作。
其次,执行命令`bin/kafka-topics.sh --zookeeper zk_host:port/chroot --delete --topic my_topic_name`,此命令指示kafka删除指定的topic。
若未配置`delete.topic.enable`为`True`,topic仅被标记为删除状态,而非立即清除。此时,通常的做法是手动删除Zookeeper中的topic信息和日志,但这仅会清除Zookeeper的系统导航源码数据,并不会真正清除kafkaBroker内存中的topic数据。因此,最佳做法是配置`delete.topic.enable`为`True`,然后重启kafka。
接下来,我们介绍几个关键类和它们在删除topic过程中的作用。
1. **PartitionStateMachine**:该类代表分区的状态机,决定分区的当前状态及其转移。状态包括:NonExistentPartition、NewPartition、OnlinePartition、OfflinePartition。
2. **ReplicaManager**:负责管理当前机器的所有副本,处理读写、删除等具体操作。读写操作流程包括获取partition对象,再获取Replica对象,接着获取Log对象,并通过其管理的Segment对象将数据写入、读出。
3. **ReplicaStateMachine**:副本的状态机,决定副本的当前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移。状态包括:NewReplica、OnlineReplica、OfflineReplica、ReplicaDeletionStarted、ReplicaDeletionSuccessful、ReplicaDeletionIneligible、NonExistentReplica。
4. **TopicDeletionManager**:管理topic删除的状态机,包括发布删除命令、监听并开始删除topic、以及执行删除操作。
在删除topic的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客户端执行删除命令、未配置`delete.topic.enable`的流水、配置了`delete.topic.enable`的流水、以及手动删除Zookeeper上topic信息和磁盘数据。
客户端执行删除命令时,会在"/admin/delete_topics"目录下创建topicName节点。
未配置`delete.topic.enable`时,游戏主页 源码topic删除流程涉及监听topic删除命令、判断`delete.topic.enable`状态、标记topic为不可删除、以及队列删除topic任务。
配置了`delete.topic.enable`时,额外步骤包括停止删除topic、检查特定条件、更新删除topic集合、激活删除线程、执行删除操作,如解除分区变动监听、清除内存数据结构、删除副本数据、删除Zookeeper节点信息等。
关于手动删除Zookeeper上topic信息和磁盘数据,通常做法是删除Zookeeper的topic相关信息及磁盘数据,但这可能导致部分内存数据未清除。是否会有隐患,需要进一步测试。
总结而言,kafka的topic删除流程基于Zookeeper实现,通过配置参数、执行命令、管理状态机以及清理相关数据,以实现topic的有序删除。正确配置`delete.topic.enable`并执行删除操作是确保topic完全清除的关键步骤。
Vue2剥丝抽茧-响应式系统之set和delete
深入解析 Vue2 源码,理解响应式系统中的 set 和 delete 方法。
首先,数组的set 和 delete 方法并不直接触发组件更新。数组的响应性需要通过数组方法如 push 或 splice 来实现。
若需替换数组元素,可利用 splice 方法间接实现。同时,提供 set 方法供操作,简化数组元素替换流程。
对于对象的 set 方法,Vue2 通过观察对象属性变化触发更新。在 updateComponent 方法中,对象属性未直接参与观察,导致 c 属性非响应式。影视源码博客
通过 set 方法添加响应式属性 c,但 Watcher 未被重新触发。这是因为 c 属性的 Dep 对象在 set 函数中并未收集到相关依赖。解决办法是手动调用 Dep 对象,使 c 属性收集依赖,进而触发 Watcher。
将触发 Watcher 的逻辑整合至 set 函数中,通过修改 Dep 收集所有对象属性的依赖。虽然 a 和 b 属性的依赖被收集,但 c 属性的依赖可能被遗漏。手动执行 Dep 可增加 c 属性收集依赖的机会。
对象的 del 方法则需执行对象的 Dep 来删除属性。由于 Dep 存在于闭包中,无法直接访问,执行对象的 Dep 可实现属性删除的响应式。
综上所述,通过为对象收集依赖,结合 set 和 del 方法,使得数组、对象的修改和删除操作也变为响应式。这不仅增强了 Vue2 的灵活性,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为简便的使用体验。
Hadoop学习之fileSystem.delete方法
Hadoop中FileSystem.delete方法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该方法接受两个参数:一个Path,代表要删除的路径;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进行递归删除。
在源码中,该方法的实现逻辑如下。当指定删除的目标路径为文件时,无论参数recursive为true还是false,方法都能正常执行。而当目标路径为目录时,情况则有所不同。若参数recursive为true,则会递归地删除目录内的所有子文件和子目录,直至目录被空目录所替代,最终被删除。若参数recursive为false,则仅删除空目录,若目录内有文件或子目录,将抛出异常。delphi源码教程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参数,避免误删重要文件或目录。
举例说明,若要删除名为"example.txt"的文件,可以这样调用方法:FileSystem.delete(new Path("/path/to/example.txt"), false)。若要删除名为"example"的目录及其内容,调用方法时需设置recursive为true,如:FileSystem.delete(new Path("/path/to/example"), true)。
总结而言,FileSystem.delete方法提供了删除文件或目录的便利功能,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可灵活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删除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目标路径的性质和预期结果,正确使用此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丢失或系统异常。
BoltDB源码解析(七)Put和Delete操作
Put和Delete的实现
上一篇文章我们了解了BoltDB的Get API的实现。现在,我们来探讨Put和Delete API的实现:
Put API的主要功能是将一对键值对插入到Bucket中,如果键已经存在,则更新对应的值。首先,进行一些限制条件的检查,例如Put操作是否由写事务发起的,因为Put只能由写事务调用。此外,还需要检查键和值的大小是否符合限制条件。需要注意的是,Put操作和Get操作一样,这里也使用了Cursor来定位键应该放置的位置。
在实际的Put操作中,会调用Cursor的一个不显眼的方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非常有用,它从当前Bucket的B-tree的根节点开始,一直到Cursor定位到的leaf page,为每个page创建一个对应的node结构。当然,如果一个page已经有对应的node,就直接使用它。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事务篇中提到的修改操作具有“传染性”,修改B-tree的leaf节点会导致从root到leaf的所有page都需要修改,而BoltDB的修改操作都是在page对应的node里进行的,不是直接在page上修改,因此需要为这些page建立node结构。具体建立node结构的是Bucket的node方法:
Bucket的node方法有两处需要注意,一个是新建的node会被追加到parent node的children中,记录下这些修改的node之间的关系,这个children在node持久化时会有用(node.spill方法)。另一个是node的数据是如何从page中读取的,这是由node的read方法完成的。
node建立好之后,就在要修改的leaf对应的node上调用put方法:
node的put方法相对简单,它是在inodes数组上查找对应的位置,如果exact为true,表示找到了相同的key,直接更新value;如果exact为false,相当于找到了应该插入的位置,然后在对应的inode上记录数据。我们来看一下inodes数组的定义:
inodes数组是node实际存储数据的地方,由多个inode组成,每个不同的key对应一个不同的inode,inode之间是按key排序的。对于leaf节点来说,inode里使用key和value;对于branch节点来说,inode里使用key和pgid,pgid代表一个child page的id。value和pgid不会同时使用。
put方法结束后,当前的Put操作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Put操作所做的仅仅是把新增或修改的数据放入到它所在的page对应的node内存中。
顺便提一下Delete操作,它和Put操作非常类似,在建立起node结构之后,在对应的node的inodes数组中删除找到的key相等的inode就完成了,这里不再展开。
那么,什么时候会把这些node里的数据持久化到DB文件里呢?是在整个写事务commit的时候。
事务的Commit实现
下面是事务commit的代码简化,保留了重要部分:
Commit的整体流程比较长,下面一点一点进行说明。
tx.root.rebalance(),这个root是root Bucket,rebalance是对root Bucket下所有子Bucket的所有node进行rebalance。这是什么意思?注意node的初始数据虽然来自一个page,但在经历了一些Delete操作后,有些node里面的数据可能过少,这时会先把这个node和它的左兄弟或右兄弟node合并(node的rebalance方法),合并后node数会减少,但不存在node里数据过少的情况。这个操作对应于B-tree的merge操作,只不过这些node都是Go的内存结构,合并起来非常简单。当然,合并后把这些node spill到page的操作,需要的page总数也会减少。
tx.root.spill(),这个方法是把root Bucket下所有子Bucket的所有node的内容都写入这个事务分配的dirty page里。注意这些dirty page是这个事务临时分配在内存里的,结构和DB文件的page完全一样,但还不是mmap映射的DB的page。
刚开始看到spill这个方法时,感觉它代价有些高,感觉像是把整个B-tree都走了一遍。后来仔细看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个spill只对有node结构的节点进行处理,那些没修改过的page没有对应的node,根本不会处理。
注意在经过多次Put操作后,node里存放的数据可能出现一个page写不下的情况,比如insert了几千个key value。spill会先把这样的node split成多个大小合适的node(node的split方法),然后把这些node分别写入不同的page中。这个操作对应于B-tree的split操作。和rebalance方法类似的道理,因为这些node都是Go的内存结构,split起来非常容易。
if tx.meta.pgid > opgid,这个判断是看当前事务需要的page数是否大于事务执行前DB文件有的page数,如果大于,说明DB文件放不下了,就调用db.grow增大文件,以容纳新增的page。
紧接着是freelist的持久化操作,因为写事务可能使用了freelist里的一些page,同时也可能释放了一些page到freelist里,所以freelist很可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持久化。
tx.write(),这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临时分配的dirty page都写入DB文件对应的page里。
tx.writeMeta(),这个方法是把这个tx里的meta写到meta0或者meta1里面(写事务会交替写这两个meta page,这也是个常用技术,叫ping-pong buffer)。它的代码值得看一下:
首先把meta写到临时分配的buf里,然后用文件IO写到DB文件里,最后调用fdatasync,把OS文件的buffer cache持久化到磁盘上。至此,写事务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落盘完毕。后面新开启的事务会因为这个meta的txid是最大的,而选择使用这个最新的meta page。而这个meta page包括最新的root bucket,最新的freelist,最新的pgid,这些总体构成了一个DB的最新版本,保证新开启的事务读到最新版本的数据。
看tx.write()和tx.writeMeta()的实现可以发现,写入数据用的是db.ops.writeAt,而这个方法默认值就是File.WriteAt方法,所以实际写入文件用的是文件IO,而不是直接写mmap内存。而BoltDB使用mmap一开始就把mmap映射的内存标记为只读的,压根不允许直接写mmap内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猜测可能是为了安全。前面讲到Get操作为了性能是zero copy的,发现Get返回来的value是mmap上数据的指针,如果mmap设置为可读写的,应用程序代码五花八门,可能会通过指针一不小心修改了mmap上的数据,这样的修改因为走的不是API是无法保证事务的。把mmap设置为只读的消除了这种可能性。反过来说,如果mmap设置为可读写的,Get就不能返回mmap上的指针了,为了安全一定要copy一份数据出来才行,降低了Get的性能。
这里还有个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事务commit失败了呢,BoltDB如何保证事务的原子性(ACID的A),确保这个写事务的所有操作,不论是落盘的,还是没落盘的,都不会生效?
原子性要求,不管是commit走到哪一步,哪怕是已经把修改的数据,甚至包括修改的freelist已经落盘,只要最终事务commit失败,都不能对正确性产生任何影响。这里的正确性是指,数据库的状态(有实际的key value数据,freelist, pgid等共同构成)必须是在这个写事务运行之前的状态,数据不能被破坏,这个写事务也不能留下可被后续事务读到的任何更新。
要做到原子性貌似挺难的,因为事务的commit里包括很多步骤,这些步骤都不是原子性的。不过重要的一点是,不论commit运行到哪一步,因为tx.writeMeta是最后一步,只有这一步运行成功commit才算成功,如果说commit失败了,那么tx.writeMeta一定是没运行,或者运行了半截,这个meta page没写完整,机器断电了。总之,这些情况下我们不会得到一个合法的新的meta page(这种情况下meta的validate方法会失败,因为meta的checksum不对)。这时候ping-pong buffer的meta page就起重要的作用了,因为交替写meta page的原因,即使这个写事务新的meta page没写成功,这个写事务运行前版本的meta page还在,而这个meta page包括这个写事务运行前的DB版本所有的状态(kv数据,freelist,pgid等)。这个meta page会被后续事务使用,就像那个失败的写事务从来没有运行过一样。而那个写事务留下的kv数据的page,freelist的page,即使是持久化了,也因为没有写成新的meta,没有机会被用到。
还有个自然的疑问,即使这个失败的写事务写的page因为没有合法的meta无法被引用,不会影响正确性,但无法被引用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些page无法被回收,浪费了磁盘空间?
答案是也不会。在原来版本的meta里的free list和pgid的共同作用下,这些page会被视为free的,还可以使用,不会出现无法回收这些page的情况。
还有个疑问,既然BoltDB交替写meta0和meta1,是不是连续两个事务commit正好在写meta时失败,数据库就废了?
仔细研究发现,还是没事!因为写事务的txid也是meta的一部分,一个写事务失败,导致txid不会增长,下一次写事务的txid还是一样,meta的交替写是因为txid的变化引起的,既然没变化,就不交替了。所以下一个写事务即使写meta还失败了,也还是写的上一个写事务写的那个meta,不会把两个meta都写坏。
总结一下,ping-pong buffer的meta page真是设计得精巧,是BoltDB达到原子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