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导航台的小目标“小目标”
■丁祎阳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封治斌 记者 毕笑天
该导航台官兵正在领班员带领下进行电路检修。丁祎阳摄
“加加油,年底努努力,评先争取年底评先进!”
这是把期标记者来到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导航台采访时,听官兵说得最多的待的大目一句话。
大山深处,融入app源码产业一个小院,强军四栋楼,小目标加上一座高耸的年底天线塔,构成了这里的评先“点线面”。目之所及,把期标每名官兵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待的大目导航台干部李茂林说:“最近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融入现在大家的强军奋斗热情高着呢。”
好事、小目标先进,莫非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还没等记者追问,在一旁的vrtk 移动源码发射控制队队长黄冠一接过话茬:“就拿最近来说,我们在上级组织的‘四会’教练员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还有一件,导航台分来一名刚毕业的新排长。”
听到这里,记者笑了。这也难怪,导航台远离市区,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突然间多了一位新战友,确实值得高兴。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个导航台的故事真不少。
一间略显简陋的荣誉室,面积不大,陈列着导航台成立以来取得的pythoin爬虫源码所有荣誉。黄冠一提到的“四会”教练员比武第一名的奖状放在正中央,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由于人员新老交替、骨干缺乏,导航台曾一度遭遇发展瓶颈,很长时间没有取得像样的荣誉了。”李茂林说,这两年,在上级机关支持下,通过全台官兵共同努力,单位重新回到先进行列。
去年,为了备战上级业务竞赛,少校助理工程师王越和机电组队长余晓涛带领年轻骨干白天练实操、晚上学理论,手把手传授业务技能,最终取得机电组个人第一、源码译成apk团体第二的好成绩。今年6月,余晓涛参加上级组织的“四会”教练员比武,一举夺得冠军。
泛黄的照片里,一位名叫于兴文的老班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是导航台的第一茬兵。”李茂林介绍,导航台建立之初,条件极为艰苦,于兴文反复钻研,带领战友完成了发射场区供电线路的布设。直到现在,这些线路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导航台的创业精神也从那时传承了下来。
“这个荣誉室,jstorm 源码阅读更像是一座加油站。”李茂林说,台站人员不多,每当训练受挫、情绪不稳时,大家就自发来到这里,翻翻史册、看看奖状,鼓足干劲重新出发。
二级军士长营士胜,凭借一股执着的钻劲,成长为导航领域的行家里手,两次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级上士廖琪善于创新,改进了发射机风扇,提升了设备稳定性;机电通信队干部乔君丰喜欢琢磨,经过实践验证,摸索出一套故障快速检修流程;业务骨干韩乐乐注重培养人才,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手抓”,所带的4名新战士均具备独立值班水平……
“在导航台,每个人都想往荣誉的熔炉里‘添薪加柴’。”回忆过往,排长王江川的感触尤为强烈。
刚分到导航台时,望着四周的田野,王江川驰骋大洋的梦想破灭了,心里凉了大半截。
然而一周过后,他明显感受到这里的氛围很不一样,战友们个个苦练专业本领,人人都想争得荣誉,全然没有一些“小散远”单位官兵那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王江川深受感染,振奋起精神,主动投入到火热的战备训练中。
一次任务保障,导航机突发故障,他主动请缨前去处置。岂料,故障比想象中复杂,密密麻麻的集成电路和通信参数让他一时无从下手,幸亏一名业务班长及时赶了过来,才将故障顺利排除。
“干一行就要精一行!”王江川产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一头扎进专业知识的海洋。用时半年,他把自己的能力短板补齐了。
由于地处偏僻、远离机关,对导航台官兵来说,提高自主抓建能力显得格外重要。“组织能自建、工作能自转、问题能自解、安全能自保”是《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的标准,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实现的目标。
黄冠一介绍,就在几年前,导航台还是另外一副模样,训练没有场地,住宿条件差,连日常用水和冬季取暖都成问题。
台党委一边争取上级支持,一边立足自身展开自建。一年后,训练用房拔地而起,塑胶跑道铺设完成,官兵们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锅炉,各种基础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导航台面貌为之一新。
身处暖心环境,官兵干事创业激情迸发:参加业务培训机会少,他们与院校和兄弟单位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培养骨干人才;“比学赶帮超”氛围不浓,他们常态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把平时表现与年底评优挂钩,激励官兵精武强能……
“其实,‘争取年底评先进’只是大家的一个小目标,其最终目的,是齐心协力把单位建设得更好!”“兜兜转转”这么久,临近采访结束时,李茂林终于为记者在本文开头时的疑问“破题”了。
就在此时,导航台的营区广播响起,记者细听,记住了这么几句歌词:“军营的生活重复着,战友的关心温暖着,滚烫的汗水流淌着,祖国的海疆有我守护着……”
是啊,这个导航台,只是万千军营的一个,他们坚守在偏远寂寞的深山,把他们赤诚期待的“小目标”,融入了强军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