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网
皮皮网

【java mina 源码分析】【股市表情源码】【sand ide源码】rpm算法源码_rpm详解

来源:html源码隐藏 发表时间:2024-11-28 00:52:04

1.850rpm多少千米每小时算法?
2.若硬盘的法源平均寻道时间为10ms,转速为7200rpm,详解求其平均访问时间。法源一道题目,详解谁给个算法,法源谢了
3.永磁同步电机FOC算法仿真调试过程记录
4.无刷电机 控制精度

rpm算法源码_rpm详解

850rpm多少千米每小时算法?

       1. 速度 (km/h) = (转速 × 轮胎直径 × π) ÷ ( × × 传动比)

       2. 在这个公式中,详解java mina 源码分析轮胎直径是法源以毫米为单位的,传动比表示发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之间的详解比率。

       3. 由于我们没有提供轮胎直径和传动比,法源所以不能给出准确的详解速度值。

       4. 然而,法源如果假设轮胎直径为0.6米,详解传动比为3.5,法源那么可以使用上述公式将 rpm转换为速度。详解

       5. 速度 (km/h) = ( × 0.6 × π) ÷ ( × × 3.5) ≈ 1. km/h。法源

       6. 因此,假设轮胎直径为0.6米,传动比为3.5,那么 rpm约等于1. km/h。

       7.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速度值仅仅是一个估计,实际值可能与这个估计值略有不同。

若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为ms,转速为rpm,求其平均访问时间。股市表情源码一道题目,谁给个算法,谢了

       1. 若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为ms,转速为rpm,需要计算其平均访问时间。

       2. 首先,计算平均潜伏期。硬盘的平均潜伏期等于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

       3. 因为转速为rpm,所以硬盘每分钟转圈。

       4. 将每分钟转数转换为每秒转数,即rpm / s = rps(每秒转数)。

       5. 平均潜伏期等于秒除以每秒转数,再除以2(因为要找的是半圈的时间),即s / (rps * 2) = 0.s 或 ms。

       6. 接下来,计算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加上平均潜伏期。

       7. 将平均潜伏期ms加到平均寻道时间ms上,得到平均访问时间为ms + ms = ms。

       8. 因此,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是ms。

永磁同步电机FOC算法仿真调试过程记录

       本文通过SMULink搭建仿真模型,详细阐述了FOC算法的sand ide源码调试过程。由于缺乏实物设备,作者以仿真方式复习并分享FOC算法调试技巧,供有需要的学习者参考。

       1. 仿真模型说明

       仿真模型源自《现代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原理及MATLAB仿真》一书的随书仿真模型,对PMSM_PI模型进行了修改。

       1.1 电机参数配置

       1.2 仿真模型框图

       1.2.1 总体框图

       1.2.2 Clarke、invClarke、park、invpark模块

       1.2.3 SVPWM模块

       1.2.4 PID模块

       1.2.5 PWM调制模块

       1.2.6 逆变器模块

       1.2.8 PMSM模块

       1.3 模型差异说明

       1.3.1 实际物理模型与仿真步长差异:

       仿真采用离散时间仿真,步长为1e-6s,与实际物理模型存在差异。但控制器的步长与实际控制器步长保持一致。

       1.3.2 控制器输出的电压分辨率有限:

       PWM频率为K,仿真步长为1e-6(可理解为时钟为1M的PWM模块),电压分辨率只有1M/K/2=,即一个电压矢量最小分辨率为2/3*Udc/=4.V。实际分辨率不够,但为了仿真速度,牺牲电压精度。实际PWM模块时钟频率一般超过M,例如STMF1的TIM1时钟频率可达M,实际分辨率可达4./=0.V。

       1.3.3 电流采样时间差异

       实际物理模型中,一般在下管开通时采集流过采样电阻的尾数红包源码电流,此时电流为平均采样电流。但在模型中采用实时采样电流,可能采集到尖峰电流,导致计算异常。

       1.3.4 角度传感器差异

       实际物理模型中,角度传感器一般为有限分辨率,例如线的光编,Pn=4,等效电角度分辨率为*4/(*4)=0.°。这个差异可以忽略,如果是hall做FOC控制,就不能忽略了。

       1.3.5 MOS管死区效应

       为了避免上下管直通,PWM发波时插入一段死区,保证上下管不会交叠。插入死区的时间长度根据开关管上升下降时间确定,一般量级在ns-ns左右。在该仿真中PWM脉宽时间长度为1/K=us,比例在0.1%~0.5%,仿真过程可以忽略。但如果开关频率继续提升或死区时间增加,会明显影响电流波形,引入EMC。

       1.3.6 计算精度差异

       仿真过程采用double类型,悟空源码账号实际代码中一般采用single类型或bit定点数据。

       1.3.7 其他差异

       。。。。啥时候想到了在说吧,有经验的同学可以帮忙在评论区补充哈。我尽量更新上来。

       1.4 模型拓展说明

       1.5 建议事项

       检查模块实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个环节之间的量化关系,比如负载为N.m,那么Iq的大小应该为Iq=/Kt;转速为rpm,那么Vq或Vs的大小应该为Vq=/Ke(此处计算系数省略了)

       仿真模型将会更新在github上,我现在还没学会怎么用gitbub,有需要模型的可以私信我。

       2. 电压测试开环过程

       开环过程有两种形式:静止坐标系Valpha和Vbeta以及旋转坐标系Vdq。

       2.1 压开环测试目的:

       开环测试过程主要是验证每个环节的正确性,包括

       注意在调试实际电机和电路时,只需要关注软件模块以及SVPWM发波模块是否正常。

       2.2 检查项

       检查各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定量关系,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列表。

       2.3 预定位过程说明

       设置Vd=Vset时,当电流足够大时,转子的D轴将与alpha轴对齐,此时设置对应的传感器电角度为0。

       2.4 旋转坐标系Vdq验证过程

       输入为Vd、Vq,一个递增的角度。此处需要注意,设置Vq=0,Vd=Vset,此时才表示转子D轴与alpha轴对齐时,theta角度为零。

       可以观察设定角度与电机角度的关系,一般实际情况为电机实际的角度滞后电压矢量的角度,记为[公式],有效转矩为[公式]。

       3. 电流闭环调试

       3.1 基于整机模型的调试前准备

       step1:该过程需要在预定位完成之后,获得相对准确的电角度。

       step2:设置Iqref=0;Idref=Iset,给Id的原因是,Id增加电机不会转动,给Iq的话,电机会转动,若没有负载转矩卡住会导致电机疯狂加速。

       3.2 电流环参数设计

       参数设计参考文章: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_王莉娜.pdf

       3.2.1 电流环模型等效

       各模型的等效关系在论文中均有说明:

       转速和电流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

       逆变器模型SVPWM

       开关死区延时

       电流采样滤波器(一般不会采用)

       速度滤波器模型

       3.2.2 参数设计准则

       注意,在考虑电机

       开环传递函数穿越频率限制:

       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的设计[公式](单位rad/s)的设计范围:

       参数计算方法:

       方法1(一阶等效):

       在忽略SVPWM延迟、电流采样滤波器、开关死区与延时时,可简单将电流环等效为R-L系统加上PI控制器。此时为了保证电流环不会过冲,用PI控制器的零点与RL的极点进行对消处理。得到[公式],[公式]为待设计的电流环带宽

       在该方法中,[公式]的选取不能太高,否则其他假设将不成立。一个FOC控制周期的存延时为0.1ms(K),相位延迟为-0.[公式],取[公式]=rad/s时,相位滞后1rad=.3°,因此需要将滞后相位角控制在5°以内,故此方法[公式]。

       因此,可取[公式]=rad,Kp=L*[公式],Ki=R*[公式]。

       方法2(二阶等效):

       该方法保留SVPWM等效的一个环节,将其等效为一个1.5Tpwm的一阶惯性环节。仍然按照零极点对消方法,将系统等效为一个二阶环节,然后取最佳阻尼比0.,可计算得到[公式],其闭环带宽约等于开环带宽,电流环会存在超调现象。

       方法3(高阶调优):

       需要通过一些策略将电流环的带宽进行优化,尽可能逼近1/PWM频率的上限,目前我也不会。。。。

       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3.2.3 仿真结果对比

       方法1(一阶等效):

       Kp=5.,Ki=

       采用简化模型与PMSM模型对比Id=A阶跃对比

       方法2(二阶等效):

       3.3 控制器性能评估

       3.3.1 稳态性能

       3.3.2 动态性能

       3.3.3 电压谐波分析

       3.4 鲁棒性分析?

       想做但是现在还不会啊!有哪位大神可以帮忙介绍一下怎么做。。。。。。

       校正电流环带宽是否匹配,查看电压输出噪声是否能够接受,来调节电流环带宽。

       4. 转速闭环过程

       4.1 基于整机模型的调试前准备

       此过程需要准确的转速信息以及电角度信息

       设置Id=0,Iqref=速度环输出

       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转速环参数

       校正转速环带宽是否匹配,查看电流输出噪声是否能够接受,来调节电流环带宽。

       校正采用什么方式?

       4.2 参数设计

       4.2.1 转速环模型等效

       4.2.2 参数设计准则

       4.2.3 仿真结果对比

       4.3 控制器性能评估

       4.3.1 稳态性能

       4.3.2 动态性能

       4.3.3 电流谐波分析

       4.3.4 抗扰动性分析

       4.4 鲁棒性分析

       方法1:速度参考设置为chrip信号,观测速度跟随参考转速下降到0.倍的频率,参考转速的设置以不会超过最大Iq电流限制为宜。

       方法2:观察以下3个上升时间是否满足电机

无刷电机 控制精度

       控制精度对不同情况,含义不同。你是想说的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电机转速的控制精度,一般是指相对精度。而不是绝度精度。在rpm这个工作点,转速的精度达到1rpm。相对精度是千分之1.5. 如果是rpm下,要达到1rpm,相对精度是万分之一。虽然绝对精度都是1 rpm,但后者的技术难度就极高了。当然对步进电机而言,由于步进电机属于数字电机,控制精度多数情况是指绝对精度。

        其实电机和电机的负荷是有惯性的,虽然占空比变化精度不够时,利用惯性,系统控制器通过合理控制算法,也可以提高一些系统的转速控制精度。

        除特种电机外,一般的直流无刷电机其实是交流电机,只是通过pwm技术,将直流变成交流供给电机。结果与交流同步电机的特性基本相同。

        交流异步电机的通过“矢量控制”或“直接转速控制”等技术,也可以用直流驱动,特性也与直流电机接近。

        你的问题的关键是你的转速传感器的精度要达到千分之1以上。如果要求动态控制特性好,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就要好,如果用齿盘式脉冲转速传感器,虽然静态精度可以满足,但由于动态特性差,难以保证电机受到干扰时的精度。

相关栏目:综合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