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多线程编程?
2.[源码解读] 深入理解pthread_cond_broadcast在调用之前需要加锁吗?
3.pthread_self函数原型
4.Pthread 并发编程(三)——深入理解线程取消机制
5.Pthread 并发编程(一)——深入剖析线程基本元素和状态
6.Linux系统编程-(pthread)线程创建与使用
linux多线程编程?
Linux系统中,线线程多线编程是程源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模型。多线编程可以让程序在多个线程上同时运行,线线程具有提高程序性能和优化CPU利用率的程源作用。下面是线线程多线编程的基本流程:1.创建线程:使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需要的线程,这个函数原型如下:
函数参数说明:
thread:用来存放线程ID的程源ogg.dll 源码指针。
attr:线程属性,线线程通常置NULL。程源
start_routine:线程运行的线线程函数。
arg:传递给线程运行函数的程源参数。
2.运行线程:调用pthread_create函数后,线线程程序开始运行线程,程源并在需要的线线程时候通过pthread_join函数等待线程结束:
函数参数说明:
thread:需要等待的线程的ID。
retval:如果线程没有完全退出,程源将被存储线程的线线程返回值。
3.终止线程:可以使用pthread_exit函数来终止线程的运行:
函数参数说明:
retval:线程的返回值。
多线编程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共享数据的安全访问等,需要使用互斥锁、条件变量等技术来避免死锁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在编写多线程程序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总之,Linux多线编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模型,它可以在多个线程上同时运行程序,提高程序性能和优化CPU利用率。但需要注意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和数据共享的安全访问等问题,以确保程序可以正确运行。
[源码解读] 深入理解pthread_cond_broadcast在调用之前需要加锁吗?
深入探究pthread_cond_broadcast在调用之前是否需要加锁,我们需要先从条件变量的陷阱与思考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
条件变量的使用涉及到多线程编程中的关键同步问题。在使用条件变量进行线程间通信和同步时,必须谨慎处理信号发送与等待线程的唤醒,以避免数据竞争(data race)和事件丢失等问题。
关于pthread_cond_broadcast的问题,其主要作用在于快速唤醒所有等待于给定条件变量上的线程。然而,jar源码包在执行pthread_cond_broadcast之前是否需要加锁,主要依赖于操作的场景和条件变量的使用方式。
从pthread_cond_broadcast源码级别出发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操作主要涉及条件变量的状态管理以及线程等待唤醒的机制。在初始化condition时,有一个与lock相关的数据成员,用于控制条件状态和等待线程的唤醒。返回值中,0表示发送信号成功,这似乎暗示此操作在执行时不需要额外的锁。
但进一步考察,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条件变量的操作往往涉及到多线程环境中的锁与解锁操作。错误观点认为条件变量的broadcast可以独立于任何锁操作之外进行。这种错误观点忽略了在使用条件变量时,必须正确管理线程的锁,以防止数据竞争和事件丢失。
具体而言,使用条件变量时,应确保在进行任何可能导致状态变更的线程操作时,同时使用一个互斥锁(mutex)来保护条件状态的完整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条件变量的状态,从而消除数据竞争的风险。对于pthread_cond_broadcast这样的唤醒操作,也同样需要通过适当的锁机制来协调其执行和线程等待的处理。
总结,尽管源码级分析显示pthread_cond_broadcast本身可能不显式地要求额外的锁操作,但在实际使用中,确保线程同步的正确实现往往需要一个完整的锁策略。这意味着,正确的实践是在信号发送和等待唤醒的线程操作中始终使用合适的锁,而不仅仅依赖于pthread_cond_broadcast这一特定函数本身。正确地管理锁和条件变量的使用,能够有效预防数据竞争和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
pthread_self函数原型
在多线程编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函数用于管理线程的身份标识,那就是秒余额源码pthread_self()。这个函数的原型如下: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它的主要作用是返回当前执行线程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通常表示为一个线程特定的数据结构,类型为pthread_t,它是一个unsigned long int类型的值。在使用这个函数获取线程ID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它的数据类型,当我们试图打印这个线程ID时,必须使用%lu格式化说明符,以确保正确地显示输出,否则可能会得到意外的、无法理解的结果。因此,正确处理pthread_t的类型转换是确保程序正确性的重要步骤。
总的来说,pthread_self()函数是开发者在跟踪和管理多线程程序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它能获取每个线程的唯一标识,这对于调试、日志记录以及线程间的通信至关重要。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类型转换,以获取预期的线程ID信息。
Pthread 并发编程(三)——深入理解线程取消机制
本文深入剖析了Pthread并发编程中的线程取消机制,这是一种用于终止线程执行的功能,仅在共享内存的多线程环境中有效。下面通过实例来呈现其工作原理。
在示例程序中,主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取消运行中的线程,如函数task,结果显示出线程在打印"step1"后被中断,证明了线程被成功取消。
深入分析指出,当线程被正常取消后,pthread_join用来获取线程退出状态,若返回值为PTHREAD_CANCELED,证明了取消机制的正确性。我们还研究了pthread_cancel的手机html源码函数签名和可能的返回值,例如ESRCH的错误情况。
线程取消机制的执行涉及到线程的状态和取消类型,分为两种状态和两种类型。当线程设置为不接受取消请求时,取消无效。通过pthread_setcancelstate函数可以控制线程的取消状态。
clean-up handlers在线程被取消时执行,如通过pthread_cleanup_push添加清理函数。函数func中的clean-up handler演示了这一过程。线程退出时,pthread_exit和pthread_cancel都会按照特定顺序执行clean-up handlers。
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线程私有数据的概念,通过pthread_key_create和pthread_setspecific来管理线程独有的数据,这些数据在线程结束时会被正确析构,释放内存。
总结来说,线程取消机制的核心流程包括发送取消请求、响应取消、执行清理操作和析构线程私有数据。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在实际编程中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线程行为。后续文章将探讨更多并发编程主题,如线程调度和同步。
想要获取更多深入内容,可访问项目github.com/Chang-LeHung...,或关注公众号“一无是处的研究僧”,探索更多计算机技术知识。
Pthread 并发编程(一)——深入剖析线程基本元素和状态
深入剖析pthread并发编程与线程基本元素与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pthread并发编程的基础,特别是线程的基本概念和进程属性。我们将深入了解线程在内存布局的形式,并帮助您理解线程的深刻内涵。
深入理解pthread_create与基础例子介绍
在解析pthread_create之前,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pthread。我们将创建一个线程并打印"Hello world"字符串。
接下来,我们编译上述程序。html手机源码程序首先定义一个线程,然后创建线程并执行func函数。当创建完成后,主线程使用pthread_join阻塞自己,直到等待线程t执行完成,主线程才会继续。
现在,让我们详细分析pthread_create的函数签名和参数。
深入理解参数thread
我们使用pthread_self获取线程ID,并通过保存线程ID地址的变量t获取线程ID。比较这两个获取的结果。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结果中,我们了解到变量pthread_t t保存的是线程ID地址。参数t与线程ID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程序首先对t取地址,然后将其转化为long类型的指针,解引用即可得到对应地址的值,即线程ID。
深入理解参数arg
我们定义一个结构体用于保存字符信息,并创建一个结构体对象,将对象指针作为参数传递给要执行的线程函数,并在内部打印字符串内容。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函数参数已经正确传递。
深入理解参数attr
在深入解析参数attr之前,我们了解程序内存布局。在位操作系统下,程序虚拟内存布局大致如下,从下至上依次为:只读数据/代码区、可读可写数据段、堆区、共享库映射区、程序栈区及内核内存区域。程序执行区域在栈区。
根据内存布局示意图,简化得到单个线程执行流和大致内存布局如下(程序执行时有其栈帧及寄存器现场,图中已标识寄存器)。
当进行函数调用时,函数栈帧会从上往下生长。我们进行测试,观察栈帧最大容量。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结果中,我们得知在第8次申请栈内存时遇到段错误,因此判断栈空间大小约为8MB。事实上,Linux操作系统中程序栈空间默认最大为8MB。
现在,我们测试创建线程时栈大小。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创建线程时栈最大大小为8MB。
设置线程栈空间大小
如果需要大于8MB的栈空间,该如何操作?这就是我们讨论的attr。attr是一个pthread_attr_t对象,主要用于设置线程属性,包括栈大小。下面的程序将栈空间大小设置为MB,并进行测试。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设置的MB栈空间大小有效,通过递归次数可以看出确实申请了如此大的空间。程序中对属性的操作如下,也是属性操作的一般流程:
自己为线程栈申请空间
通过函数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设置栈空间大小后,使用程序验证新设置的栈空间。本节将介绍如何使用自定义内存空间作为线程栈。我们将使用两种方法验证这一点:
使用malloc函数申请内存空间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显示,设置的栈空间大小为2MB成功了。程序主要使用pthread_attr_setstack函数设置栈低地址和空间大小。申请的内存空间内存布局如下图所示:
使用mmap系统调用在共享库空间申请内存作为栈空间
程序使用mmap系统调用在共享库空间申请内存作为栈空间,程序执行结果与前面不同,只是在申请内存方面有所变化,总体方向不变。
多个线程共享进程虚拟地址空间,我们只需为每个线程提供栈空间即可。基于此,多个线程执行流和内存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中展示了不同线程拥有各自的栈空间和寄存器现场,栈空间可以位于堆区或共享库映射区域。
深入理解线程状态
在pthread中,我们提供了函数pthread_cancel取消正在执行的线程。取消后,线程退出状态设置为宏定义PTHREAD_CANCELED。我们通过例子理解线程取消的过程。
程序在主线程中使用pthread_cancel取消线程执行,编译执行程序成功,程序正确执行且通过assert。我们首先不深入分析代码执行流程和函数意义。需要了解线程的基本特性。
与线程取消执行相关的属性有两个:
通常我们不会使用PTHREAD_CANCEL_ASYNCHRONOUS,因为这可能导致线程资源未释放,给系统带来灾难,如malloc申请的内存空间未释放、锁和信号量未释放,尤其是锁和信号量未释放,容易导致死锁。
有了知识基础,我们可以讨论函数细节:
创建默认状态和类型的线程执行死循环,观察是否能被取消:
程序启动线程进行死循环,程序不会终止,因为主线程等待线程结束,但线程进行死循环,且未调用取消点函数,程序不会终止取消。
更改程序,将线程取消类型设置为PTHREAD_CANCEL_ASYNCHRONOUS,再查看程序执行结果。
程序中在线程执行函数中使用pthread_setcanceltype将取消类型设置为PTHREAD_CANCEL_ASYNCHRONOUS,这样其他线程使用pthread_cancel即可立即取消线程执行。
pthread_setcanceltype函数签名与前面类似,参数含义相同。type表示设置的取消状态,有两个参数:PTHREAD_CANCEL_ENABLE和PTHREAD_CANCEL_DISABLE。oldstate表示原始线程取消状态,传入int类型指针将保存状态。
关于线程的细节还有较多内容,本文主要介绍核心内容。
栈大小程序的一个小疑惑
使用小程序测试线程栈空间大小,并打印func函数调用次数。每次调用时申请1MB栈空间变量。下面两个程序只有func函数有差异,主要区别在于:
程序输出结果一致,只打印times = 7。为什么即使后申请内存空间,打印times = 8时也只打印到7?
问题原因在于编译器在编译后的程序中如何申请内存空间。显示了func函数的汇编代码。
汇编代码显示编译器在函数开始时就申请了对应空间,因此程序被编译成汇编指令后,函数func在开始时就申请了空间,导致了结果。
总结
本文介绍了线程的基本元素和状态,重点讲解了与线程相关的属性函数,使用的主要函数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内容合集可访问:github.com/Chang-LeHung...
Linux系统编程-(pthread)线程创建与使用
在Linux系统编程中,本文将深入探讨线程的创建与使用,以理解其与进程的差异以及在并发编程中的优势。
线程与进程是并发编程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进程,作为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可以通过ps或top等工具查看详细信息。而线程则是进程内部的调度单位,每个进程中至少包含一个主线程,负责执行主要任务。
进程间的通信,如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等,通常涉及系统调用,速度较慢。而线程间的通信,如互斥量和条件变量,由于在进程内部进行,速度更快。当进程捕获信号时,只会影响主线程,子线程不受影响。
创建线程的核心函数是pthread_create,它接受线程标识符、线程属性、运行函数地址和参数。线程结束时,可以使用pthread_exit来终止,并可能返回一个指针。线程结束后,可以使用pthread_join阻塞等待其结束,回收资源。为了优化资源管理,可以设置线程为分离状态,使其在退出后自动清理资源,或者使用pthread_cleanup_push和pthread_cleanup_pop来安排清理操作。
要取消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可以使用pthread_cancel函数,但需谨慎使用,以免影响整个程序的执行。最后,通过pthread_self获取当前线程标识符,有助于管理和监控线程的生命周期。
理解这些概念和函数,将有助于你更好地设计和实现高效的多线程Linux程序。通过实践,熟练掌握线程的创建、管理以及协作,是进行并发编程的关键。
学习c++多线程编程主要用pthread还是c++中的thread类?
在探讨学习C++多线程编程时,主要使用pthread还是C++中的thread类,关键在于理解和比较两者的特点。C++的thread库是经过良好设计且具有跨平台能力的线程表示方式,它提供了一套简洁且功能强大的API。相比之下,pthread作为UNIX平台线程表示方式,采用“粗犷、直接、暴力”的风格,操作相对复杂。
在C++的thread库中,引入了智能指针、锁管理等现代C++特性,特别是lock_guard等工具实现了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方式的锁管理,使得线程安全代码的编写更加安全、简洁。然而,在pthread中,这些特性并不直接可用,实现同样功能需要更复杂的手动操作,增加了出错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践C++并发编程,推荐阅读《C++并发编程实践》一书。该书由Boost线程和STL线程提案的作者撰写,内容深入浅出,不仅涵盖了线程管理、同步机制等基础内容,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现代C++特性(如智能指针、RAII等)编写高效、安全的并发代码。通过阅读此书,学习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C++多线程编程的优势和实践方法,提升编程技能。